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怎么治疗

来源:民福康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补铁治疗、血浆置换、免疫调节与手术治疗,需根据患者病情综合选择。

1.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如波尼松、氢化可的松等,用于控制溶血发作,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化疗药物,如6-巯嘌呤、丁酸氮芥等,可抑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干细胞,但疗效尚不确定。维生素E对细胞膜有保护作用,碳酸氢钠可碱化血液和尿液,但效果因人而异。此外,抗补体单克隆抗体,如依库珠单抗,可阻止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减轻血管内溶血,但无法彻底治愈疾病。

2.补铁治疗

针对缺铁引起的症状,遵医嘱使用硫酸亚铁片、葡萄糖酸亚铁等口服铁剂,以支持红细胞生产,改善贫血状态。

3.血浆置换

当病情严重时,可考虑血浆置换,迅速清除异常血红蛋白及免疫球蛋白,缓解溶血反应。

4.免疫调节

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氢化泼尼松、白消安等,以调节免疫反应,减轻溶血症状。

5.手术治疗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可治愈本病的方法,但有一定风险,需谨慎考虑,适用于年轻、有重型再障或难以控制的重度溶血、反复血栓形成患者。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了解疾病
贫血
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1972年WHO制订的诊断标准认为在海平面地区Hb低于下述水平诊断为贫血:6个月到<6岁儿童110g/L,6~14岁儿童120g/L,成年男性130g/L,成年女性120g/L,孕妇110g/L。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