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判断心脏骤停的标准如下:

1.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

心脏骤停发生后,由于脑部突然缺血缺氧,患者会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

部分患者可能在心脏骤停前出现头晕、黑矇、乏力等症状,但很快会发生意识丧失。

2.大动脉搏动消失。

颈动脉和股动脉是最容易触摸到的大动脉,可通过触摸这两个部位判断大动脉搏动是否消失。

触摸时,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指腹置于喉结旁开两指的颈动脉处,或用食、中指指腹置于脐旁两指的股动脉处,感受是否有搏动。

如果触摸不到大动脉搏动,或触摸到的搏动非常微弱,应高度怀疑心脏骤停。

3.呼吸停止或呈叹息样呼吸。

心脏骤停后,呼吸也会停止,或出现喘息样呼吸,表现为呼吸急促、费力,但没有有效的气体交换。

4.皮肤苍白或发绀。

心脏骤停后,血液循环停止,导致皮肤苍白或发绀,尤其是口唇、指甲等部位。

5.心电图表现。

心电图是诊断心脏骤停的重要依据,可出现心室颤动、心室停搏或电-机械分离等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并非绝对,在某些情况下,如严重的酸中毒、高钾血症等,可能会影响心电图的表现,导致诊断困难。因此,对于可疑的心脏骤停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尽快呼叫急救人员。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基本技能,掌握这些技能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了解疾病
高钾血症
由于肾脏功能受损、钾摄入过量、细胞钾释放增加等原因导致血清钾浓度上升,会引起高钾血症。患者体内的血清钾浓度较高,通常高于5.5mmol/l。主要表现是肌肉麻痹、无力、心律失常、传导异常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