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福康>科普视频 >三甲科主任 >抢救心脏骤停时为什么要除颤

抢救心脏骤停时为什么要除颤

视频内容

心脏骤停是指泵血活动的突然的终止,它会导致重要脏器的缺血缺氧,从而导致生命的终结,是临床上一种危重的急症,又称为猝死。

目前导致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是心室的颤动,故而对于此类病人采取除颤治疗,是为了恢复病人的心脏的泵血功能,恢复患者的自主的心率,为后续的抢救创造条件。

除颤治疗后,患者恢复自主心率以后,仍然需要要采取措施,防止心室颤动的复发,保持一个稳定的心脏的泵血功能。

发布于 2020-01-08   浏览4.05万次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窦性心律过缓会猝死
窦性心律过缓一般不会猝死。但如果窦性心律过缓是疾病因素导致,确诊之后没有及时治疗,则可能会危及到患者生命健康。 一般正常的窦性心律每分钟的次数是在60~100次之间,窦性心律过缓是指每分钟的次数为60次,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运动员、老年人或者睡眠时等原因导致。当然也不排除是疾病因素引起,例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心肌炎等。如果排除是疾病因素引起,则窦性心律过缓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处理,也不会对个人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如果是疾病因素引起,确诊之后没有及时治疗,则随着病情的发展,则会损伤到身体多个重要器官组织,从而会对生命健康造成危害。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心室颤动首选的治疗措施是什么
心室颤动首选的治疗措施是心肺复苏术、药物治疗、电击复律等。 1、心肺复苏术 发生心室颤动的患者较容易出现呼吸、脉搏停止、意识丧失现象,医护人员需要对其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以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2、药物治疗 患者需要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美托洛尔、胺碘酮、肾上腺素等药物,帮助恢复正常心率,稳定生命体征。 3、电击复律 情况较严重时,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电除颤治疗,通过除颤器对心脏释放的短暂脉冲电流,促使窦性心律恢复。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心室颤动的临床表现
心室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心脏骤停和死亡。以下是关于心室颤动临床表现的相关介绍: 1.心室颤动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心室颤动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顿甚至死亡。 患者可能出现室颤波、心脏停搏或心电机械分离等心电图表现。 由于心室颤动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患者会迅速出现循环衰竭的症状,如脉搏消失、血压下降、皮肤苍白、紫绀等。 2.哪些人群容易发生心室颤动? 患有严重心脏病的人群,如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力衰竭等,是心室颤动的高危人群。 接受心脏手术、心脏电生理检查或置入心脏起搏器等治疗的患者,也可能发生心室颤动。 长期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也容易出现心室颤动。 此外,某些药物的使用、电解质紊乱、电击伤等也可能导致心室颤动的发生。 3.如何诊断心室颤动?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室颤动的重要方法。通过心电图可以观察到异常的快速、混乱的电活动,提示心室颤动的存在。 除了心电图检查外,医生还可能进行其他检查,如心脏超声、血液检查等,以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寻找导致心室颤动的原因。 4.心室颤动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心室颤动的治疗关键是尽快恢复有效的心脏节律。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 电除颤:通过电击使心室颤动恢复正常节律。这是心室颤动的首选治疗方法。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药物治疗: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肾上腺素等药物来恢复心脏节律。 5.如何预防心室颤动的发生? 预防心室颤动的发生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积极治疗原有的心脏病,控制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避免使用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抗抑郁药等。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制饮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等。 定期进行体检和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心脏问题。 总之,心室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高危人群,应密切关注心脏健康,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心室颤动的发生风险。如果发生心室颤动,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进行电除颤等治疗,以挽救生命。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偶发室性早搏会猝死
偶发室性早搏不一定会导致猝死,但存在一定的风险。室性早搏是指心脏室壁上发生的提前搏动,它可能源自心脏内一处异常的传导组织。一般来说,偶发室性早搏不会对健康造成威胁,而且很多人都存在早搏的情况。但是,如过早搏的发生频繁并且伴有心脏结构上的病变或其他心血管疾病,则会增加猝死的风险。因此,如果你经常感到心悸或心跳不齐等症状,应尽快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担心自己存在心律失常,可以到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此外,如果你平时没有任何心血管疾病或其他慢性病,且没有任何与心脏有关的症状,那么你不必过于担心偶发室性早搏。但如果有症状的出现,应尽快就医。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心脏疾病也非常重要。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心室颤动的脉搏特征是什么
心室颤动的脉搏特征是什么? 心室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其脉搏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脉搏消失:心室颤动时,心脏无法有效收缩,血液循环停止,因此脉搏无法被感觉到。 2.无法测量:使用传统的脉搏测量方法,如触摸桡动脉或颈动脉,无法检测到心室颤动时的脉搏。 3.快速而不规则:心室颤动的心跳非常快,通常在每分钟200次以上,且节律不规则。 4.无力:由于心室颤动导致心脏输出量极低,脉搏通常非常微弱,甚至难以察觉。 需要强调的是,心室颤动是一种紧急情况,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和猝死。如果发现有人出现心室颤动的症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尽快寻求医疗急救。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专业人员接手。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心脏病患者、老年人或存在其他健康问题的人,定期进行心脏健康检查和遵循医生的建议非常重要。如果出现心悸、头晕、晕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心脏问题。 总之,心室颤动的脉搏特征是脉搏消失、无法测量、快速而不规则且无力。及时识别和处理心室颤动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引起心脏骤停的原因中最常见的是
引起心脏骤停的原因中最常见的是心室颤动。心室颤动是一种心律失常,特点是心脏因异常电信号的作用而产生不规则快速震荡,导致心脏无法正常收缩,无法将血液有效地输送到全身,从而导致身体各器官缺氧、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心室颤动通常由其他因素引起,如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感染等。同时,某些个体情况如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也可能会增加心脏骤停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及时实施心肺复苏措施,在出现心脏骤停的紧急情况下,应当以开放性心肺复苏为主要手段,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同时,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定期做心脏健康检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朱海燕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如何判断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的判断可以通过观察患者是否有意识和呼吸来确定。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血液无法流向身体各部位,导致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无脉等严重症状。在紧急情况下,判断心脏骤停的方法为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和呼吸。可采用以下步骤: 1.摇晃患者的肩膀,大声呼喊其名字,观察是否有反应。 2.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可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听听是否有呼吸声,感觉是否有气息等。 3.如发现患者无意识且无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需要注意的是,在急救过程中,一定要确保自己的安全,尽量避免二次伤害。同时,应在第一时间呼叫急救车,让专业人员进行紧急救治。
朱海燕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室颤动的心电图表现?
心室颤动的心电图表现为QRS-T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且形态不同的心室颤动波,其频率为250-500次/分。 心室颤动是由于心肌细胞电活动紊乱导致心脏舒缩异常所引起的,多与用药不当、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因素有关。患者由于心室肌出现不规则、快速的颤动,在心电图上可观察到QRS-T波消失,大小不等、形态不同且频率在250-500次/分的心室颤动波。 室颤属于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应及时接受临床治疗改善心功能,并积极纠正病因,防止造成心功能衰竭。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心脏骤停的原因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致血液循环中断,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心脏骤停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心源性原因 冠心病:是导致心脏骤停的最常见原因,包括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 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 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 心脏瓣膜病:如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脱垂等。 其他:如心肌炎、心包炎等。 2.非心源性原因 呼吸衰竭:如严重的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电解质紊乱:如严重的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 中毒:如农药中毒、药物中毒等。 电击伤:如触电、雷击等。 其他:如溺水、窒息等。 心脏骤停的治疗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等急救措施,以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目击者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2.进行心肺复苏:将患者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为5-6厘米,人工呼吸频率为10-12次/分钟。每进行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3.除颤:如果有除颤设备,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除颤。 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时间就是生命,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了解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李忆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肺栓塞引起猝死的原因
肺栓塞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详情如下: 1、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是肺栓塞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血液中的血栓形成并脱落,随血流到达肺部的血管时,会导致肺栓塞的发生。 2、脂肪栓塞 脂肪栓塞是指脂肪或骨髓等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并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血管。这可能发生在骨折、创伤或手术后,尤其是长骨骨折时。 3、气体栓塞 气体栓塞是指气体进入血液循环,并引起肺栓塞。这可能发生在气体穿过创伤性开放性伤口、静脉穿刺或手术中的血管时。 除以上原因外,还可能是经静脉注射药物时,药物中的颗粒或异物进入血液循环,也可能引起肺栓塞。此外,某些遗传性疾病、癌症、妊娠和长时间的床位休息等情况也可能增加发生肺栓塞的风险。
吴海东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心脏骤停如何紧急处理
对于出现突发昏迷患者,首先应该判断患者意识,随后检查患者脉搏,如果患者没有脉搏,这时应该进行呼救,可以打120或者呼叫身边的急救人员来尽快进行急救。随后应该马上给病人做心肺复苏,导致心跳骤停常见心律失常有可能是心室颤动,这时如果有条件,应该尽快拿到除颤仪来对患者进行检测心率,必要时给他除颤。
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动过速会猝死
心动过速可能会引起猝死。心动过速又分成很多种类型,其中室性心动过速是最严重的心动过速,可能会诱发猝死。而平常所说的窦性心动过速,也就是正常窦房结发出的心跳出现了频率的明显加快,称之为窦性心动过速。一般窦性心动过速可以见于正常人运动后发热、情绪激动等情况下,不会引起猝死的出现。而预激综合征这样的心动过速如果合并有房颤,也可能会出现诱发室颤的风险,从而引起猝死。因此,心动过速引起猝死又分成很多种情况、很多种类型,有一些心动过速属于比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会有诱发猝死的风险,需要及时去发现它们的存在,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避免疾病出现,进行有效的治疗。
刘红旭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猝死前有什么症状
大多数患者猝死前毫无症状,但有些患者猝死前还是有症状的。猝死前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心慌、烦躁,甚至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头晕黑蒙等症状。1、胸痛最常见的、最危险的胸痛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2、心慌如果突然出现心律加快,超过140次/分钟,就是发生了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长的话,可能会出现头晕、血压下降、晕倒,甚至休克的情况,如果出现室性心动过速,会更加有生命危险。3、呼吸困难突然发生呼吸困难,是非常危险的,常见的有重症哮喘、气胸、急性左心衰都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危及生命。4、头晕黑蒙往往是晕厥、休克的前兆,大多数是因为严重的心肌缺血的导致的低血压或恶性心律失常。平时生活工作中突然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长期心悸会猝死
因为导致患者长期心悸的病因不同,所以患者猝死的发生几率并不相同,首先建议患者需要积极去正规医院心内科就诊,根据心电图、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结果来确诊原发病的类型。如果存在冠心病、风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考虑具有一定的猝死率,如果检查是因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引发的心悸,一般不会引发猝死。
刘海丽 副主任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每天睡4个小时会不会猝死
每天睡四个小时有可能导致猝死,长时间熬夜、过于劳累、睡眠不佳会诱发多种疾病,有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可能引起心室颤动,会发生猝死,所以不可以经常熬夜,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经常熬夜睡眠不足,还可以导致脑出血、高血压、脑梗塞,由于晚上睡眠不足会影响到白天正常生活和工作,也会导致头晕、心慌、心悸等症状,如果有严重睡眠障碍,需要去医院进行积极治疗。
王相立 副主任医师
朝阳市中心医院 三甲
熬夜后脑勺疼会猝死
熬夜引起后脑勺疼并不一定会猝死,但是,会显著增加猝死发生的几率,尤其是经常熬夜,长时间过度疲劳是诱发猝死的潜在风险之一。长时间熬夜、过度疲劳会引起神经衰弱和枕神经痛,同时也会牵扯头皮神经血管,引起颈椎酸痛,后脑勺疼痛不适。一般经过多休息,保证睡眠后,可消退缓解头疼,建议经常有熬夜习惯的人群,要及时纠正调解,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才有助于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