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病毒性肝炎怎么检查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方法包括丙肝抗体检测、丙肝RNA检测、肝功能检查、肝脏B超及肝穿刺活检等,其中丙肝RNA阳性及肝穿刺活检可确诊,有丙肝暴露风险人群应主动筛查。
1.丙肝抗体检测
丙肝抗体阳性提示感染丙肝病毒,但丙肝抗体不是HCV的确诊指标。
2.丙肝RNA检测
丙肝RNA阳性提示体内存在丙肝病毒复制,可作为丙肝感染的确诊依据。
3.肝功能检查
丙型病毒性肝炎可导致肝功能异常,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升高。
4.肝脏B超
可帮助了解肝脏的形态、结构及有无肝硬化等。
5.肝穿刺活检
是诊断丙肝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一般在其他检查无法确诊或需要评估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时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输血史、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共用注射器、有性传播疾病史、HCV暴露史的人群,应主动进行丙肝筛查。如果HCV抗体阳性或丙肝RNA阳性,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同时,丙肝患者应避免饮酒,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使用肝损伤药物。
了解疾病
肝损伤
肝损伤主要是指患者肝脏的肝细胞出现损伤,从而造成其肝脏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