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高血压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肾性高血压是指由于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是一种继发性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的成因多样,主要包括肾脏实质性病变(如慢性肾炎、肾小球肾炎等)、肾血管病变(如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硬化等)、内分泌系统紊乱(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遗传因素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除了具有高血压症状(如头痛、头晕等)外,还会因肾脏疾病本身表现出一些肾脏疾病相关症状,如蛋白尿血尿水肿、尿量改变等。

肾性高血压需要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以控制血压并保护肾脏功能。

了解疾病
水肿
水肿是指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人体约有5%的体液存留在组织间隙,穿梭于机体各种细胞核毛细血管之间。水肿表现为手指按压皮下组织少的部位(如小腿前侧)时,有明显的凹陷。中医称之为“水气”,亦称为“水肿”。水肿是一个常见的病理过程,其积聚的体液来自血浆,其钠与水的比例与血浆大致相同。习惯上,将过多的体液在体腔中积聚称为积水( hydrops )或积液,如胸腔积水、腹腔积水、心包积水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