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如何用药
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利尿剂、ACEI/ARB、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利多卡因等)、其他治疗(如CRT、ICD、心脏移植)和注意事项(如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注意休息、避免感染、关注药物不良反应等)。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原发性心肌疾病。本病的特征为左或右心室或双侧心室扩大,并伴有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或房性心律失常多见。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死亡可发生于疾病的任何阶段。
1.药物治疗
针对心力衰竭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可减少血容量,减轻心脏负荷,缓解水肿等症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可改善心室重构,降低心力衰竭的死亡率。
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
洋地黄类药物:可增强心肌收缩力,缓解心力衰竭症状。
针对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可使用利多卡因、普罗帕酮等药物。
房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可使用地高辛、华法林等药物。
针对心肌代谢紊乱
辅酶Q10:可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肌能量代谢。
左卡尼汀:可促进长链脂肪酸氧化,提供能量。
2.其他治疗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于存在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的患者,CRT可改善心功能。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对于有心脏性猝死风险的患者,ICD可预防猝死。
心脏移植:对于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3.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得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定期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监测心脏功能的变化。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育龄期女性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备孕,避免使用致畸药物。
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过敏、胃肠道反应、低血压等,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总之,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合并症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查,注意自我管理,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