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表现

来源:民福康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尿异常、肾小管功能障碍、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全身症状、贫血和高血压等,其病因复杂,包括药物过敏、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治疗方法包括去除病因、支持治疗、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预后取决于病因和治疗时机。

1.尿异常: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少尿或无尿,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

2.肾小管功能障碍:部分患者会出现近端肾小管功能障碍,如糖尿、氨基酸尿、磷酸盐尿等;远端肾小管功能障碍则会导致肾性尿崩症或低渗尿。

3.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会下降,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4.全身症状:患者会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肌肉痛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

5.贫血:部分患者会出现贫血,与肾功能损害程度无关。

6.高血压:部分患者会出现高血压,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因素有关。

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原因很多,包括药物过敏、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此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也可能与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发生有关。

对于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治疗,首先要去除病因,如停用可疑药物、控制感染等。同时,要给予支持治疗,包括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如果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需要进行透析治疗。此外,还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预后取决于病因和治疗时机。如果能及时去除病因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大多数患者的预后良好。如果病因不能去除或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肾功能不可逆转的损害。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更容易发生急性间质性肾炎,且预后较差。因此,对于这些人群,要特别关注肾功能的变化,及时发现和治疗。此外,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滥用药物。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肾功能损害,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了解疾病
肾功能衰竭
肾脏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病理状态。按其发作之急缓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肾功能衰竭系因多种疾病致使两肾在短时间内丧失排泄功能,简称急性肾衰。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