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是肾实质性病变和肾血管性病变。
肾实质性病变是导致肾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肾移植后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影响肾脏对血压的调节作用,引起高血压。肾血管性病变也是肾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包括肾动脉狭窄、肾静脉血栓形成等。这些病变会导致肾脏的血液供应减少,从而刺激肾脏分泌肾素,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此外,其他一些疾病也可能导致肾性高血压,如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药物性肾损害等。
对于肾性高血压的治疗,除了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外,还需要采取降压治疗。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此外,还需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