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患者饮食需遵循“五低一高”原则,即低钾、低磷、低蛋白、低热量、低钠,以及高维生素,同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1.控制液体摄入
在少尿期,患者的肾脏排水能力下降,容易导致水钠潴留和水肿。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包括饮水量和静脉输液量。一般情况下,建议摄入量等于前日显性失水量加500ml不显性失水量。
2.限制钾摄入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患者可能会出现高钾血症,因此需要限制钾的摄入。避免食用高钾食物,如香蕉、橘子、土豆、蘑菇等。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输入库存血。
3.限制磷摄入
由于肾脏功能受损,磷的排泄也会受到影响,导致血磷升高。因此,需要限制磷的摄入,避免食用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奶制品等。
4.优质低蛋白饮食
由于患者的肾脏功能受损,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无法及时排出体外,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因此,需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但同时也需要保证足够的营养供应。建议选择优质低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等。
5.补充足够的热量
由于患者的能量消耗增加,需要补充足够的热量,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建议选择高热量食物,如葡萄糖、油脂等。
6.补充维生素
由于患者的肾脏功能受损,维生素的代谢也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维生素缺乏。因此,需要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
总之,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患者的饮食原则需要特别注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在饮食调整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