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最突出的表现
临床上不存在急性肾小球肾炎最突出表现的说明,但可能会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异常等现象。
1.血尿
几乎所有患者均有肾小球源性血尿,约30%患者可有肉眼血尿,常为起病首发症状和患者就诊原因。血尿的发生是由于肾小球基底膜断裂,红细胞通过该裂缝时受血管内压力挤压受损,受损的红细胞其后通过肾小管各段又受不同渗透压和pH作用,呈现变形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容积变小,甚至破裂。
2.蛋白尿
患者可伴有轻、中度蛋白尿,少数患者(<20%)可呈肾病综合征范围的大量蛋白尿。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大量滤出,并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所致。此外,肾小管分泌蛋白增多、肾小球滤出但肾小管重吸收未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降低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蛋白尿的发生。
3.水肿
80%以上患者出现水肿,常为起病的初发表现,典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或伴有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少数严重者可波及全身。水肿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基本正常,造成“球-管失衡”,导致水钠潴留所致。此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等因素也可能加重水肿的发生。
4.高血压
部分患者可出现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常与其水钠潴留有关,利尿后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高血压的发生是由于水钠潴留、肾素分泌增多导致肾实质缺血,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加,通过全身血流自身调节使外周阻力增加所致。此外,交感神经兴奋也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5.肾功能异常
患者起病早期可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而出现尿量减少,少数患者可出现少尿(<400ml/d)。但肾功能一般在数周内逐渐恢复正常。肾功能异常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滤过率下降,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所致。此外,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肾间质水肿等因素也可能影响肾功能。
这些表现的发生机制与肾小球基底膜的损伤、免疫反应、水钠潴留等因素有关。在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