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常规
观察黄疸、合理喂养、光照疗法、药物治疗、皮肤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以下是关于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常规:
1.密切观察黄疸情况
观察皮肤黄染的部位、范围和颜色变化。
记录胆红素值的变化,遵医嘱定期进行胆红素检测。
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哭声等情况,有无嗜睡、拒奶、尖叫等异常表现。
2.合理喂养
鼓励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含有双歧杆菌等益生菌,能够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对于胆红素水平较高的宝宝,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早期喂养,以增加胆红素的排泄。
注意喂养方式,避免呛奶、吐奶等情况。
3.光照疗法
光照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方法,通过蓝光照射使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随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
护士会根据宝宝的胆红素值和体重,计算出需要照射的时间和光疗强度。
在光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和生殖器,同时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密切观察宝宝的生命体征和皮肤颜色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药物治疗
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一些药物来促进胆红素的代谢或治疗原发病。
护士会按照医嘱准确给药,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5.皮肤护理
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勤换尿布,避免摩擦皮肤。
可以用温水轻轻擦拭宝宝的皮肤,但不要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
6.健康教育
向家长讲解新生儿黄疸的相关知识,包括黄疸的原因、表现、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鼓励家长多与宝宝互动,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
告知家长定期带宝宝回院复查胆红素值,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出院指导
详细交代家长宝宝的喂养、护理注意事项。
提醒家长注意观察宝宝的皮肤黄染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告知家长黄疸消退的时间和复查的时间。
总之,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护理,需要护士和家长密切配合,认真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确保宝宝的健康。同时,家长也要保持耐心和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