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肾不交的症状有心烦不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盗汗、咽干口燥等,原因有久病伤阴、思虑过度、房事不节、外感热病、心火独亢等,可以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等。
一.症状
1.心烦不宁
心肾不交会导致心与肾的生理协调失常,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火亢盛,扰乱心神,从而引发心烦。
2.腰膝酸软
肾藏精,主骨生髓,而腰为肾之府。心肾不交时,可能会因为肾阴亏虚而导致肾府失养,还会引起骨髓不充,出现腰膝酸软无力的症状。
3.头晕耳鸣
肾阴不足通常不能上荣头目,使脑海失养后出现头晕。肾开窍于耳,肾精亏虚还容易引起耳窍失养,出现耳鸣的现象。
4.盗汗
心肾不交,阴虚则生内热,夜晚卫气入里,内热加重,逼迫津液外泄,容易出现盗汗现象。
5.咽干口燥
肾阴不足,不能上润咽喉,且心火上炎,灼伤津液,可能会导致咽喉、口腔失于津液濡润,从而出现咽干口燥的感觉。
二.原因
1.久病伤阴
长时间患病可能导致身体出现阳虚症状,伴有心肾不交。
2.思虑过度
长期思虑过度、生活压力大也可能引起心肾不交。
3.房事不节
过度同房生活可能导致肾虚以及阴虚等状况,长时间得不到调理会引起心肾不交。
4.外感热病
外邪侵入人体后引起的疾病,可能诱发心肾不交。
5.心火独亢
疾病、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以及经常熬夜可能导致心火独亢,形成心肾不交。
三.治疗
1.一般治疗
注意疏解不良情绪,避免精神压力过大,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性生活过于频繁,同时注意饮食清淡。
2.药物治疗
以滋阴降火为主要治疗原则,可遵医嘱口服滋阴降火类药物,如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交泰丸等。
3.针灸治疗
通过针灸百会、神门等穴位,促进恢复。
如有相关症状出现,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