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缺钙的症状
儿童缺钙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骨骼改变:婴儿期(6个月以内)缺钙可能有颅骨软化,即以手指按压枕骨或顶骨中央,该处因按压而内陷,但随手指放松颅骨重又弹回,犹如按乒乓球,所以又被称为乒乓头。6个月以上孩子的手腕、手指或足踝部等可能会出现手镯或脚镯样的环状隆起,另一方面,1岁患儿的肋骨下缘可能外翻,胸骨前凸,形成鸡胸。如果患儿坐立或行走后,下肢承受体重,由于骨质软化,可出现O形腿或X形腿。
2.肌肉肌腱松弛:缺钙严重的患儿还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肌肉松弛、乏力,表现为腕、踝部无力,走路呈“鸭步”,X型腿,肌肉松软无力,动作和智力发育均落后于同龄儿。
3.出牙晚:正常情况下,孩子在6个月左右就会开始出牙,而缺钙的孩子出牙可能会延迟,通常在1岁以后甚至更晚才出牙。
4.其他症状:缺钙还可能导致孩子多汗、囟门闭合延迟、烦躁、睡眠不安稳、容易惊醒、方颅、鸡胸、漏斗胸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同时出现,而且在不同孩子身上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组合。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血钙、维生素D测定、骨密度等,以明确诊断。
对于儿童缺钙,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1.母乳喂养:母乳中钙的含量虽然相对较少,但是钙磷比例适宜,吸收率高,因此,坚持母乳喂养是预防孩子缺钙的重要措施之一。
2.及时添加辅食: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单纯的母乳喂养已经不能满足孩子对钙的需求,因此家长应及时给孩子添加辅食,如蛋黄、肝泥、鱼泥、豆腐、碎菜等,以增加钙的摄入。
3.多晒太阳:适当的晒太阳可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进而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家长应经常带孩子去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的照射。
4.补充钙剂:如果孩子经过检查确认为缺钙,且症状较为明显,医生可能会建议补充钙剂。在补充钙剂时,应注意钙剂的种类、剂量、服用方法等,避免过量补充导致不良反应。
5.定期体检: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之,儿童缺钙可能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家长应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同时,家长还应注意给孩子提供均衡的饮食,多晒太阳,适当运动等,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