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
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特殊人群治疗时需注意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治疗需长期坚持并遵循医嘱。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根据临床表现,乙肝可分为乙肝携带者、急性乙肝、慢性乙肝、重型乙肝。乙肝难以根治,但经规范治疗可以控制病情,部分患者可以治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等。
1.一般治疗
休息:在乙肝活动期,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减轻肝脏负担,有利于病情恢复。
饮食: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避免饮酒和进食辛辣、油腻食物。
隔离:乙肝具有传染性,患者应注意隔离,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传播的物品。
2.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是治疗乙肝的关键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干扰素可以抑制病毒复制,调节免疫功能;核苷(酸)类似物则通过抑制病毒DNA聚合酶活性,阻止病毒复制。
免疫调节剂: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乙肝病毒的清除。
抗炎保肝药物:用于减轻肝脏炎症,保护肝细胞。
3.手术治疗
肝移植:对于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癌等患者,肝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肝脏介入治疗:包括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术等,可以控制肝癌的生长,缓解症状。
特殊人群治疗注意事项
1.孕妇:乙肝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替诺福韦酯和替比夫定。
2.儿童:儿童乙肝的治疗原则与成人相似,但在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上需要更加谨慎。
3.老年人:老年人肝功能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治疗时应注意调整药物剂量,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温馨提示
乙肝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他人。如果家人中有乙肝患者,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以预防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