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萎缩可以通过药物治好吗
脑萎缩一般可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发展,但难以实现治愈。脑萎缩即脑组织出现萎缩的一种疾病,属于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临床主要特征为痴呆症状,病理改变主要是大脑萎缩和变性。因其不可逆且缺乏特效治疗方法,所以大多无法治好,且伴随年龄增长,脑萎缩可能会越发严重。脑萎缩多发生于60岁以上老年人,这是由于年龄增长导致脑组织发生老化萎缩的生理性变化。要是存在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可能会加快脑萎缩的进程,或者有脑部外伤手术史、癫痫病史的患者也容易引发脑萎缩。针对脑萎缩,在治疗方面主要运用营养脑细胞、改善脑部循环的药物,以尽量延缓脑萎缩的进展。临床上常用于营养脑细胞的药物主要有奥拉西坦注射液、胞磷胆碱钠氯化钠注射液等,还有银杏叶软胶囊、脑心通胶囊等活血化瘀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脑血栓引起的脑萎缩。此外,平时还需养成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注重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注意合理的荤素搭配,避免抽烟、喝酒,这有助于控制脑萎缩的病情。
一、脑萎缩的特点
1.是脑组织发生萎缩的疾病。
2.为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
3.以痴呆症状为主要特征,病理改变以大脑萎缩和变性为主。
二、脑萎缩的治愈难度
1.不可逆,没有特效治疗方法,难以治愈。
2.随着年龄增长会更严重。
三、脑萎缩的高发人群
1.多发生于60岁以上老年人,是生理性改变。
2.有脑血管疾病、脑部外伤手术史、癫痫病史的患者容易发生。
四、脑萎缩的治疗
1.主要应用营养脑细胞、改善脑部循环的药物。
2.常用药物有奥拉西坦注射液、胞磷胆碱钠氯化钠注射液、银杏叶软胶囊、脑心通胶囊等。
五、脑萎缩的日常注意事项
1.养成健康合理饮食习惯,低盐、低脂、低糖饮食。
2.合理荤素搭配。
3.避免抽烟、喝酒。
总之,脑萎缩治疗以药物控制病情发展为主,同时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各项事项,以利于病情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