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什么穴位可治心肺气虚
心肺气虚可按摩膻中、内关、气海、肺俞、心俞等穴位,还可服用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生脉饮等药品,但需遵医嘱。特殊人群需谨慎按摩。
1.膻中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按摩膻中穴可以益气通络、宽胸理气,对于心肺气虚引起的胸闷、气短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距离手腕横纹约三指宽的中央。按摩内关穴可以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对于心肺气虚引起的心悸、心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气海穴:位于肚脐正下方1.5寸处。按摩气海穴可以益气助阳、调经固经,对于心肺气虚引起的乏力、自汗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按摩肺俞穴可以调补肺气、补虚清热,对于心肺气虚引起的咳嗽、气喘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心俞穴:位于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按摩心俞穴可以益气宁心、通络止痛,对于心肺气虚引起的心痛、心悸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穴位治疗心肺气虚需要长期坚持,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适当运动等综合治疗方法。如果心肺气虚的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以下是一些治疗心肺气虚的药品:
1.补中益气丸: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泻痢脱肛、神疲乏力等症状。
2.参苓白术散:具有健脾、益气、祛湿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症状。
3.生脉饮: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的功效,适用于治疗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药品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还需要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按摩穴位治疗心肺气虚需要更加谨慎。孕妇应避免按摩胸部和腹部的穴位,儿童按摩穴位的时间和力度应适当控制,老年人按摩穴位时应注意避免过度疲劳。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的按摩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