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癌症晚期症状是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晚期可出现骨骼疼痛、贫血和疲劳、感染、高钙血症、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症状等,影响生活质量,且易误诊或漏诊,治疗方法包括化疗等,同时需重视营养支持等。
1.骨骼疼痛:骨髓瘤细胞在骨髓中增殖,导致骨骼破坏和骨质疏松,从而引起骨痛。疼痛通常为多发性和弥漫性,以腰骶部最为常见,其次为胸肋骨、四肢长骨等部位。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酸痛、胀痛、剧痛或压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贫血和疲劳:骨髓瘤细胞分泌的异常蛋白质可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导致贫血。此外,骨髓瘤患者常伴有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等,也会加重贫血和疲劳症状。
3.感染: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减少,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常见的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等。感染症状可轻可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4.高钙血症:骨髓瘤细胞可破骨细胞活性增加,导致血钙水平升高。高钙血症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多尿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5.肾功能损害:骨髓瘤细胞分泌的异常蛋白质可损害肾脏功能,导致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肾功能损害可逐渐加重,最终导致尿毒症。
6.神经系统症状:骨髓瘤细胞可侵犯外周神经,导致周围神经炎。此外,骨髓瘤骨病也可压迫脊髓和神经根,引起神经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7.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高尿酸血症、淀粉样变性、反复发热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因此,对于出现不明原因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目前,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治疗等。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骨髓瘤类型和分期等因素制定。此外,患者的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心理护理等也非常重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