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多发性肌炎及其症状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弥漫性肌肉炎症性疾病,好发于20-50岁女性,儿童病例相对较少见,部分患者起病前有感染史,主要症状包括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肌肉疼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皮肤损害等,还可能累及心肌,治疗方法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康复治疗等。
多发性肌炎好发于20-50岁的女性,老年发病者亦有报道。儿童病例相对较少见。部分患者起病前有感染史,可有发热、关节痛、乏力等前驱症状。
多发性肌炎的主要症状包括:
1.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常伴有肌肉疼痛,可影响上肢、下肢、颈部和咽部肌肉。
2.下蹲、起立、上楼、举物、梳头、抬头困难。
3.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
4.呼吸困难,胸闷。
5.皮肤损害,如眶周紫红色水肿、Gottron征、技工手等。
需要注意的是,多发性肌炎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部分患者可能症状较轻,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伴有肌肉疼痛、无力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肌电图、血清肌酶、自身抗体等,以明确诊断。
治疗多发性肌炎的方法包括:
1.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多发性肌炎的首选药物,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2.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可用于病情严重或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的患者。
3.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等,有助于恢复肌肉功能。
4.对症治疗:如疼痛明显时可使用止痛药物,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等。
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营养均衡,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同时,应定期复查,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多发性肌炎患者,尤其是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感染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应避免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对于育龄期女性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采取避孕措施,以免影响胎儿发育。
总之,多发性肌炎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治疗,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