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早期有什么区别
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早期的一些区别在于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具体为:
1.症状:多发性肌炎表现为四肢近端肌无力伴疼痛,可累及吞咽、呼吸等肌肉;皮肌炎除肌无力外,还有特征性皮肤损害。
2.实验室检查:多发性肌炎血清肌酶升高,皮肌炎可正常,自身抗体对诊断有意义。
3.治疗:两者均采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但皮肌炎激素用量更大、时间更长。
4.预后:多发性肌炎部分会复发或进展,皮肌炎部分会合并恶性肿瘤,预后较差。
1.症状:
多发性肌炎: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常伴有肌肉疼痛和压痛,可累及颈部、咽部、喉部肌肉,导致抬头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此外,还可能出现关节痛、发热、雷诺现象等。
皮肌炎:除了肌无力症状外,还会出现特征性的皮肤损害,如眶周水肿性紫红色斑、Gottron征、披肩征、技工手等。皮肤损害通常出现在肌肉症状之前,但也可与肌肉症状同时或稍后出现。
2.实验室检查:
多发性肌炎:血清肌酶升高,尤以肌酸激酶(CK)最为明显,其次为醛缩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肌电图显示肌源性损害。
皮肌炎:血清肌酶可升高,也可正常。特异性的自身抗体如抗Jo-1抗体、抗Mi-2抗体等对诊断有重要意义。皮肤活检有助于诊断。
3.治疗:
多发性肌炎: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
皮肌炎:治疗原则与多发性肌炎相似,但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和使用时间可能更长。此外,还需要注意皮肤护理,避免日晒和感染。
4.预后:
多发性肌炎:多数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可以缓解,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复发或进展为肌萎缩。
皮肌炎:部分患者可能会合并恶性肿瘤,预后相对较差。
需要注意的是,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的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漏诊或误诊。因此,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肌无力、肌肉疼痛、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期接触化学毒物、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家属等,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