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是什么病
肠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主要由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少数可由牛型分枝杆菌引起,常继发于肺结核,也可因饮用未消毒的带菌牛奶或乳制品而发生牛型结核分枝杆菌肠结核,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可通过血行播散和邻近器官结核的波及而感染。肠结核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和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右下腹压痛等消化系统症状,检查方法主要有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找到结核分枝杆菌,治疗主要包括休息与营养、抗结核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预防主要包括卡介苗接种、切断传播途径和早期发现和治疗肺结核。
1.病因:
主要由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
少数可由牛型分枝杆菌引起。
常继发于肺结核,也可因饮用未消毒的带菌牛奶或乳制品而发生牛型结核分枝杆菌肠结核。
2.传播途径:
消化道传播:为肠结核的主要感染途径。
血行播散:粟粒型肺结核可经血行播散至肠道。
邻近器官结核的波及:如输卵管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等可直接蔓延至肠道。
3.临床表现:
症状:本病一般起病缓慢,多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同时可伴有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右下腹压痛等消化系统症状。
体征:部分患者可在右下腹触及包块,有压痛。
4.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有血沉增快、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贫血等。
影像学检查:X线、钡剂灌肠或结肠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病理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5.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找到结核分枝杆菌。
6.治疗:
休息与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抗结核药物治疗:是肠结核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等。
对症治疗:腹痛明显者可给予解痉止痛药物,合并肠梗阻时需禁食、胃肠减压等。
7.预防:
卡介苗接种:可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切断传播途径: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饮用未消毒的牛奶或乳制品。
早期发现和治疗肺结核:肺结核患者应及时治疗,以减少肠结核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肠结核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对于有肠结核高危因素的人群,如肺结核患者、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等,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