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好发于回盲部,由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常有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饮食上需注意供给充足热量、丰富维生素、软烂食物、避免冷饮及限制乳制品,出现并发症需禁食并胃肠减压,稳定后逐渐恢复饮食。
肠结核主要由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好发于回盲部,其他部位依次为升结肠、空肠、横结肠、降结肠、阑尾、十二指肠和乙状结肠等处,少数见于直肠。常有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
在饮食方面,肠结核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供给充足的热量:患者由于长期低热,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热能消耗大于正常人,因此需要给予充足的热量,以补充机体的需要。
2.供给丰富的维生素:由于长期腹泻,患者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因此需要供给丰富的维生素,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3.限制多渣食物:应避免吃油煎、油炸食物,以及含粗纤维较多的芹菜、韭菜、豆芽、火腿、腊肉、鱼干及各种粗粮。这些食物不仅粗糙不易消化,而且还会引起胃液大量分泌,加重胃的负担。但经过加工制成软烂的食物可以食用。
4.避免食用冷饮、水果、汽水:患者在禁食乳制品的同时,也应避免食用冷饮、水果、汽水等,因为这些食物会导致肠道蠕动增强,加重腹泻。
5.限制乳制品:由于乳制品易发酵和产气,会加重肠道负担,应避免食用。
对于肠结核患者,尤其是出现肠梗阻或肠穿孔等并发症的患者,需要禁食并进行胃肠减压,以减轻胃肠道的压力,缓解症状。在病情稳定后,可以逐渐恢复饮食,但需要注意饮食的选择和调整。
总之,肠结核患者的饮食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营养摄入和病情的稳定。同时,患者也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促进病情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