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主要经消化道传播,常导致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右下腹隐痛或钝痛、腹泻、便秘等症状,确诊需依靠内镜检查并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以及结核菌涂片和培养,治疗主要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
1.肠外结核:主要是开放性肺结核,因经常吞下含结核菌的痰液而引起本病。
2.消化道传播:饮用未消毒的带菌牛奶或乳制品可引起原发性肠结核。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共餐,或经手至口传染的则甚少。
肠结核患者多为青壮年,女性略多于男性。常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右下腹隐痛或钝痛。腹泻是溃疡型肠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此外还会出现便秘,粪便呈羊屎状。增生型肠结核多以便秘为主要表现。
肠结核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确诊需要通过内镜检查并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以及结核菌涂片和培养。
肠结核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抗结核药物治疗是关键,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治疗时间一般较长,需要坚持服药6~9个月或更长时间。
对于肠结核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休息与营养: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2.遵医嘱服药: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得随意停药或增减药量。定期复查肝功能、血常规等,以监测药物的副作用。
3.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不喝生水。餐具应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4.定期随访:治疗期间应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肠结核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怀疑有肠结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