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搐搦症是一种因血钙水平降低导致的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的疾病,病因包括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症状有惊厥、喉痉挛、手足搐搦等,诊断需测定血钙水平,治疗方法为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可通过补充维生素D、合理饮食、户外活动等实现。
1.病因:
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不足会影响钙的吸收和代谢,导致血钙水平降低。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可以促进破骨细胞的作用,增加血钙水平。如果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血钙水平就会降低。
2.症状:
惊厥:突然发生的四肢抽搐,常伴有意识丧失。
喉痉挛:喉部肌肉痉挛,导致呼吸困难、声音嘶哑。
手足搐搦:手指和脚趾抽搐,呈助产士手或芭蕾舞足。
3.诊断:
血钙水平测定:血清总钙浓度降低,离子钙浓度降低。
其他检查:如维生素D测定、甲状旁腺功能检查等,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4.治疗:
补充钙剂: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迅速提高血钙水平。
补充维生素D:口服维生素D制剂,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去除病因:针对导致手足搐搦症的原因进行治疗,如补充维生素D、治疗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
5.预防:
补充维生素D:婴儿出生后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早产儿、低体重儿更应注意补充。
合理饮食:母乳喂养的婴儿应及时添加辅食,保证足够的钙摄入。
户外活动:适当晒太阳,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
需要注意的是,手足搐搦症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尤其是维生素D缺乏的婴儿。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情况,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如果孩子出现惊厥、喉痉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也容易发生手足搐搦症,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