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的症状是什么
肠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主要症状包括消化系统症状和全身症状,如腹痛、腹泻与便秘、腹部肿块、食欲减退、乏力、盗汗、低热等,其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治疗主要为抗结核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症状和治疗可能不同,需注意。
1.消化系统症状:
腹痛:多位于右下腹,呈隐痛或钝痛,进餐可诱发。
腹泻与便秘:腹泻是溃疡性肠结核的主要表现之一,粪便呈糊样,一般无脓血,不伴有里急后重。增生型肠结核多以便秘为主要表现。
腹部肿块:常位于右下腹,比较固定,质地中等,伴有轻度或中度压痛。
其他症状:可有食欲减退、乏力、盗汗、低热等全身症状。
2.全身症状:
发热:以低热为主,部分患者可有弛张热或稽留热。
营养不良:长期腹泻、慢性消耗等可导致营养不良、消瘦、贫血等。
需要注意的是,肠结核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有肠外结核病史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结核菌涂片和培养、X线钡剂造影、结肠镜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此外,肠结核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抗结核药物治疗是肠结核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治疗期间应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劳累和感染。
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肠结核的症状和治疗可能会有所不同。孕妇患肠结核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结核药物,并注意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儿童肠结核的症状多不典型,容易漏诊或误诊,因此对于有肠外结核病史的儿童,应密切观察其症状,及时进行检查。老年人肠结核的症状多不明显,容易漏诊,因此对于有肠外结核病史或长期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的老年人,应警惕肠结核的可能,及时进行检查。
总之,肠结核是一种可治之症,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如果怀疑有肠结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