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肠结核应该注意什么
肠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主要通过抗结核药物治疗,同时需注意饮食、休息、运动、复查等方面,并采取预防传染措施。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1.就医治疗:
抗结核治疗:肠结核的治疗主要是抗结核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
对症治疗:如果患者出现腹痛、腹泻、肠梗阻等症状,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如使用阿托品、颠茄片等缓解腹痛,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止泻,以及进行胃肠减压、手术治疗等缓解肠梗阻。
2.饮食调理: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由于肠结核患者长期低热、盗汗,会导致营养消耗增加,因此需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补充营养。
易消化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坚硬的食物,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少食多餐:由于肠结核患者的肠道功能较弱,因此需要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3.休息与运动: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适当运动: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以增强体质。
4.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肝功能:抗结核药物可能会对肝功能造成损害,因此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
定期复查腹部超声或X线:了解病情恢复情况,以及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5.预防传染:
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
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毛巾等生活用品:以免传染他人。
避免随地吐痰:痰液需要用纸包好,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
6.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抗结核药物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儿童: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因此需要调整药物的剂量。
老年人: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可能会有所下降,因此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的剂量。
总之,得了肠结核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治疗,并注意饮食调理、休息与运动、定期复查等,以促进病情的恢复。同时,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传染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