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表现是什么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临床表现多样,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有些则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主要有全身症状、腹部症状、腹部体征和其他症状,治疗主要包括抗结核治疗和对症治疗。
1.全身症状
发热:低热或中等度热较为常见,部分患者可呈弛张热或稽留热。
盗汗:入睡后出汗,醒来后汗止,常伴有乏力、消瘦、食欲减退等。
2.腹部症状
腹痛:多为隐痛或钝痛,也可出现阵发性绞痛。疼痛多位于脐周或下腹,有时会在全腹部出现。
恶心、呕吐:少数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
3.腹部体征
腹壁柔韧感:腹部触诊时有柔韧感,不易压陷,这是结核性腹膜炎的特征性体征之一。
腹部肿块:腹部可有肿块,大小不一,质地中等,多位于脐周或右下腹。
腹水:当腹水积聚较多时,可出现腹部膨隆。
4.其他症状
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常为糊状便,无脓血。
便秘:少数患者会出现便秘。
月经不调: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不调。
需要注意的是,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因此,对于有慢性腹痛、腹胀、低热、盗汗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结核菌素试验、腹部超声、CT等,以明确诊断。
治疗结核性腹膜炎主要包括抗结核治疗和对症治疗。抗结核治疗是关键,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治疗过程中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增加营养,提高免疫力。
对于儿童结核性腹膜炎,治疗原则与成人相似,但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剂量和副作用。由于儿童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弱,因此药物的剂量需要根据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调整。此外,儿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
总之,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对于有相关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便进行及时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