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肠结核有什么症状
肠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常有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具体症状有腹痛、腹泻与便秘、腹部肿块、全身症状和肠外结核表现等,并发症有肠梗阻、肠穿孔、肠出血等。怀疑有肠结核,需进行X线钡剂造影、结肠镜检查等相关检查,治疗主要包括休息与营养、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症治疗、手术治疗等。
1.腹痛:多位于右下腹,反映肠结核病变的刺激和腹膜外的牵扯。有时进餐可诱发腹痛伴便意,排便后可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增生型肠结核并发肠梗阻时,腹痛主要为绞痛,并可伴有肠鸣音亢进。
2.腹泻与便秘:腹泻是溃疡型肠结核的主要表现之一,这是因为肠道受刺激致使肠蠕动加快、排空过快以及吸收不良所致。排便次数因病变严重程度和范围不同而异,一般每日2~4次,重者每日达10余次。粪便呈糊样,一般不含黏液脓血,不伴有里急后重。增生型肠结核多以便秘为主要表现。
3.腹部肿块:主要见于增生型肠结核,肠壁局部增厚形成肿块。常位于右下腹,比较固定,质地中等,伴有轻重不等的压痛。
4.全身症状和肠外结核表现:可有结核毒血症,如午后低热、不规则热、弛张热或稽留热,伴有盗汗,可有乏力、消瘦、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等表现。同时可有肠外结核的相关表现,如肺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等。
5.并发症:肠结核常有一些并发症,如肠梗阻,多由肠腔狭窄、肠曲痉挛或肠结核瘢痕收缩引起;肠穿孔,多由溃疡型肠结核并发,常位于下腹或上腹,可为急性穿孔或慢性穿孔;肠出血,较少见。
如果怀疑有肠结核,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如X线钡剂造影、结肠镜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红细胞沉降率等,以明确诊断。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休息与营养:休息和营养支持对肠结核的治疗非常重要。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2.抗结核药物治疗:抗结核药物是肠结核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治疗时间一般较长,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
3.对症治疗:对于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以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如使用解痉药、止泻药等。
4.手术治疗:对于并发肠梗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肠结核的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水杯等,以防传染他人。此外,肠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