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是什么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原发性心肌疾病,其特征为单侧或双侧心室扩大、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心律失常,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死亡率高,目前认为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遗传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手术等,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
扩张型心肌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半数以上见于30~50岁,预后较差,死亡率高。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遗传、中毒和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
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扩大。
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心脏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心脏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心室腔扩大,心室壁变薄,心室收缩功能减退。
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心脏移植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以改善心力衰竭症状。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可改善心脏的同步性,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的有效方法。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饮食应低盐、低脂,避免饱餐。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如下:
孕妇: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怀孕期间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因此,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产前检查和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
儿童:扩张型心肌病在儿童中较为罕见,病因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儿童患者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漏诊或误诊。因此,对于有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症状的儿童,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
老年人:老年人的心脏功能逐渐减退,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因此,老年人在使用药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时,应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不良反应。同时,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其他疾病,以保护心脏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