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为什么要区分ST段抬高与不抬高?治疗方法有什么不同
急性心肌梗死根据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两种类型的治疗方法不同,STEMI主要采用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再灌注治疗,NSTEMI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等。
一、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原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阻塞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痉挛。
其他原因,如夹层动脉瘤、冠状动脉炎等。
2.治疗方法
溶栓治疗:在发病12小时内,使用溶栓药物溶解血栓,开通血管。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通过经皮穿刺桡动脉或股动脉,将导管送至冠状动脉,进行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开通血管。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在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或其他方法无法治疗的情况下,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使用自身血管重建冠状动脉。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他汀类药物等,以改善预后。
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原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导致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但血栓不完全阻塞血管。
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
2.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他汀类药物等,以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风险。
介入治疗: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病变严重的血管进行PCI或CABG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对于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
三、治疗方法的选择
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决策,包括梗死部位、范围、合并症、出血风险等因素。一般来说,STEMI患者应尽快进行再灌注治疗,以挽救心肌功能。NSTEMI患者则应首先进行药物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
此外,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患者都需要长期进行二级预防,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定期复查等。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需要根据ST段抬高与否进行区分,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二级预防,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