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原发性心肌疾病,以心室扩大、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男性多于女性,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病毒感染是主要原因之一,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脏移植等,患者的生活方式对预后至关重要。
扩张型心肌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平均发病年龄为50岁左右,Framingham研究中,扩张型心肌病的患病率为20/10万~84/10万,占心脏病住院患者的2.4%。男性多于女性,2.5:1~10:1。起病隐匿,部分患者可无自觉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心界扩大,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明确诊断。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感染、自身免疫反应、遗传、中毒和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病毒感染是导致扩张型心肌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约占30%~50%。其他可能的病因包括:
感染:柯萨奇B组病毒、流感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等感染可导致心肌炎症,进而引起扩张型心肌病。
自身免疫反应:自身抗体阳性、免疫复合物沉积等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参与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
遗传:扩张型心肌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约50%的患者有基因突变或家族史。
中毒:某些药物、化学毒物等可能导致心肌损伤,进而引起扩张型心肌病。
代谢异常: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代谢性疾病可能与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有关。
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如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猝死等并发症。
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心室扩大、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等特征性改变。此外,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心室扩大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
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般治疗:休息、低盐饮食、吸氧等。
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等,以改善心力衰竭症状。
心律失常治疗: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电复律、射频消融等。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于部分心力衰竭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
心脏移植:对于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此外,患者的生活方式也对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应避免劳累、感染等诱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盐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同时,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