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产道裂伤引起产后出血的诊断有哪些
软产道裂伤的诊断包括以下方面:首先询问病史,了解分娩情况,如是否急产、有无手术助产及滞产,同时询问既往软产道手术史、瘢痕史及血液系统疾病史;其次进行体格检查,查看外阴及阴道有无裂伤及裂伤程度,通过阴道窥器观察宫颈有无裂伤及相关情况;最后开展辅助检查,进行血常规检查评估失血程度与血小板情况,以及凝血功能检查查看凝血机制是否异常。对于高龄产妇和多次剖宫产史产妇,因其软产道裂伤风险高,诊断时要更仔细全面,且需考虑其基础疾病及子宫组织情况。
一、病史询问
1.分娩情况询问:详细了解分娩过程,包括是否为急产,急产时产程过快,胎儿娩出迅速,软产道来不及充分扩张,易导致裂伤;有无手术助产史,如产钳助产、胎头吸引等,手术操作可能会直接损伤软产道;是否存在滞产,滞产使软产道长时间受压,局部组织缺血、水肿,导致弹性降低,容易发生裂伤。
2.既往史询问:了解产妇既往有无软产道手术史、瘢痕史等,存在这类情况时,软产道组织的弹性和伸展性会受到影响,分娩时更易发生裂伤。若产妇有血液系统疾病史,凝血功能可能异常,即使轻微的软产道裂伤也可能导致较大量出血。
二、体格检查
1.外阴及阴道检查:仔细查看外阴、阴道有无裂伤,注意裂伤的部位、深度及有无活动性出血。会阴裂伤常发生于会阴后联合、会阴侧方,根据损伤程度分为Ⅰ度、Ⅱ度、Ⅲ度和Ⅳ度。Ⅰ度裂伤仅累及会阴皮肤及阴道入口黏膜;Ⅱ度裂伤达会阴体筋膜及肌层,累及阴道后壁黏膜;Ⅲ度裂伤裂伤向会阴深部扩展,肛门外括约肌已断裂;Ⅳ度裂伤指肛门、直肠和阴道完全贯通,直肠肠腔外露。阴道裂伤多发生在侧壁、后壁和穹窿部,可呈不规则裂伤。
2.宫颈检查:通过阴道窥器暴露宫颈,观察宫颈有无裂伤。宫颈裂伤常发生在两侧,严重时可向上延及子宫下段、阴道穹窿。检查时要注意裂伤的长度、有无活动性出血等情况。若宫颈裂伤较长且有明显出血,应及时处理。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了解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指标,评估失血程度。产后出血导致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可帮助判断出血是否持续及严重程度。同时,血常规中的血小板计数也很重要,血小板数量过低可能影响凝血功能,加重出血。
2.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等指标。软产道裂伤若合并凝血功能障碍,会使出血情况更为复杂和严重。PT和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等异常结果,提示可能存在凝血机制异常,需进一步查找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对于高龄产妇,由于其软产道的弹性和扩张能力相对较差,分娩时发生软产道裂伤的风险更高。在诊断过程中需更加仔细全面地检查,且因高龄产妇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和凝血功能,故在评估病情和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于存在多次剖宫产史的产妇,子宫下段及周围组织可能存在粘连、瘢痕形成,增加了软产道裂伤的风险,且诊断时要警惕裂伤累及子宫下段等复杂情况,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