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治疗高钾血症
胰岛素治疗高钾血症是通过促进细胞摄取钾离子来降低血钾浓度,常与葡萄糖联合静脉输注,适用于多数高钾血症患者,尤其急慢性肾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伴发高钾者,老年及儿童使用时需密切监测。治疗时要密切监测血糖、血钾及其他电解质,有胰岛素过敏史或严重肝功能不全者需注意。替代或联合治疗包括钙剂拮抗心肌毒性、排钾利尿剂增加钾排泄、离子交换树脂使钾随粪便排出。
一、胰岛素治疗高钾血症的原理
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对钾离子的摄取,从而降低血钾浓度。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后,激活受体底物的酪氨酸激酶活性,进而激活下游的信号通路,使细胞膜上的钠钾ATP酶活性增加。该酶每分解1分子ATP,可将3个钠离子移出细胞外,同时将2个钾离子移入细胞内,导致细胞外钾离子进入细胞内,从而降低血钾水平。此外,胰岛素还能促进糖原合成,在糖原合成过程中,可使细胞外钾离子伴随葡萄糖一同进入细胞内。
二、胰岛素治疗高钾血症的临床应用
胰岛素常与葡萄糖联合使用来治疗高钾血症。葡萄糖能够防止因胰岛素应用导致的低血糖,一般给予胰岛素和葡萄糖的比例为1U胰岛素对应23g葡萄糖。通常是采用静脉输注的方式给药,这种联合用药方案可以快速有效地降低血钾水平,一般在用药后3060分钟即可起效,血钾可降低0.51.2mmol/L。
三、胰岛素治疗高钾血症的适用人群
1.对于大多数高钾血症患者,尤其是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疾病伴发高钾血症者,胰岛素联合葡萄糖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降钾方法。
2.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肾脏对钾离子的排泄能力下降,发生高钾血症风险增加。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时,需密切监测血钾、血糖水平,因其对血糖波动更为敏感,更易发生低血糖。
3.儿童患者肾脏和内分泌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高钾血症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使用胰岛素治疗时,要严格把控用药剂量,密切观察药物反应,防止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影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
四、胰岛素治疗高钾血症的注意事项
1.密切监测血糖:胰岛素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因此在治疗期间,需频繁监测血糖,一般每1530分钟监测一次指尖血糖,以便及时发现低血糖并采取相应措施。
2.监测血钾: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钾水平,一般每24小时复查一次血钾,评估降钾效果,避免血钾过度降低导致低钾血症,引发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
3.关注其他电解质:胰岛素治疗高钾血症时,可能会引起细胞内、外电解质的重新分布,除了钾离子外,还可能影响镁离子、磷离子等,必要时需监测并补充。
4.特殊病史人群:有胰岛素过敏史的患者禁用胰岛素治疗高钾血症;对于存在严重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因肝脏对胰岛素的灭活能力下降,使用胰岛素时需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可能需要调整胰岛素剂量。
五、胰岛素治疗高钾血症的替代治疗或联合治疗
1.钙剂:钙剂可迅速拮抗高钾对心肌的毒性作用,常用的有葡萄糖酸钙。在高钾血症危及生命,如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时,可先静脉注射钙剂稳定心肌细胞膜电位,为后续降钾治疗争取时间。
2.排钾利尿剂:如呋塞米等,通过增加肾脏对钾离子的排泄来降低血钾。适用于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的患者,但对于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效果不佳。
3.离子交换树脂:如聚苯乙烯磺酸钙等,口服或灌肠后可在肠道内与钾离子进行交换,使钾离子随粪便排出体外。起效相对较慢,一般在用药后数小时至数天起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