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的早期症状具体有哪些
急性肺栓塞症状多样,常见呼吸困难,因肺部血管堵塞致气体交换障碍,约80%患者出现;胸痛分胸膜炎性胸痛(40%70%患者有,因肺组织炎症刺激胸膜)和心绞痛样胸痛(10%20%患者有,因大块肺栓塞致心肌缺血);咯血多为痰中带血丝,发生率10%30%;晕厥约10%15%,大块肺栓塞时易出现,因脑供血不足等;还有咳嗽(20%50%)、心悸(10%30%)、发热(20%40%)等症状。特殊人群中,老年人症状易混淆,孕妇高凝状态需谨慎就医,长期卧床者易形成血栓要适当活动,有血栓病史者复发风险高需遵医嘱抗凝复查,出现相关症状都应及时就医。
一、呼吸困难
急性肺栓塞患者中,呼吸困难较为常见。这是由于肺部血管被栓子堵塞,导致气体交换障碍。多数患者表现为活动后气短,程度轻重不一,轻者仅在快走、爬楼梯等活动时感到气促,重者安静休息时也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需要端坐呼吸来缓解症状。研究显示,约80%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二、胸痛
1.胸膜炎性胸痛:类似于针刺样或刀割样疼痛,多在呼吸、咳嗽时加重。这是因为栓子引起肺组织局部炎症,刺激胸膜所致。常见于较小的肺栓塞累及周边肺组织,约40%70%的患者会出现此类胸痛。
2.心绞痛样胸痛: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肩背部,与心肌缺血导致的心绞痛症状相似。这主要是由于大块肺栓塞时,肺动脉压力急剧升高,右心室后负荷增加,引起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心肌缺血。此类胸痛在急性肺栓塞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10%20%。
三、咯血
咯血一般为少量咯血,多为痰中带血丝,较少出现大量咯血。这是由于肺栓塞导致局部肺组织缺血、坏死,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咯血在急性肺栓塞患者中的发生率相对较低,约10%30%。
四、晕厥
晕厥可能是急性肺栓塞的首发症状,尤其是在大块肺栓塞时容易出现。其机制主要为肺血管突然堵塞,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右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引起脑供血不足。此外,栓子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也可能促使晕厥发生。急性肺栓塞导致晕厥的发生率约10%15%。
五、其他症状
1.咳嗽:多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白痰,可能与肺栓塞引起的气道刺激、炎症反应有关,约20%50%的患者会出现咳嗽症状。
2.心悸:部分患者会感到心慌、心跳加快,这可能与肺栓塞导致的心脏负荷增加、心律失常等因素有关,发生率约为10%30%。
3.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多在38℃左右,少数患者体温可超过38.5℃。发热原因主要是肺栓塞后局部肺组织炎症反应以及机体的吸收热,发生率约为20%40%。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这些疾病的症状可能与急性肺栓塞症状相互混淆。而且老年人对症状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可能下降,家属及医护人员需格外关注。若老年人出现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应警惕急性肺栓塞的可能,及时就医检查。
2.孕妇:孕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是急性肺栓塞的高危人群。孕妇若出现上述相关症状,不可自行用药缓解,应立即就医。由于孕期检查和治疗的特殊性,医生会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方案,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3.长期卧床者:长期卧床(如因骨折、疾病等原因)导致下肢血液循环缓慢,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而增加急性肺栓塞的风险。此类人群若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或家人。平时应尽可能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如关节屈伸、肌肉收缩舒张运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4.有血栓病史者:既往有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血栓病史的人群,再次发生急性肺栓塞的风险较高。日常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抗凝治疗,定期复查凝血功能等指标。若出现上述可疑症状,应高度警惕复发可能,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