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50岁左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症状主要包括皮肤、口腔黏膜、眼部等部位的水疱、糜烂、溃疡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少数患者可并发恶性肿瘤。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荧光检查,治疗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以及支持治疗、皮肤护理等。
1.皮肤症状:在外观正常的皮肤或红斑上出现松弛性水疱或大疱,疱壁薄而透明,疱液澄清或含有血液。疱破后形成糜烂面,渗出较多,干燥后形成结痂。Nikolsky征阳性,即轻推水疱一侧,疱液可向周围表皮扩展。水疱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但好发于头面、胸背、四肢近端等部位。疱破后可形成大面积糜烂面,渗出明显,容易继发感染,引起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皮肤损害愈合后可留下色素沉着或瘢痕。
2.口腔黏膜症状:口腔黏膜出现水疱、糜烂、溃疡,疼痛明显,影响进食。水疱易破,形成大面积糜烂面,愈合后可留下瘢痕,导致张口困难。
3.眼部症状:眼结膜、角膜可出现水疱、糜烂,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4.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畏寒、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少数患者可并发恶性肿瘤。
需要注意的是,天疱疮的症状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仅有皮肤或黏膜损害,而无明显全身症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荧光检查。治疗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以及支持治疗、皮肤护理等。
对于天疱疮患者,应注意皮肤和口腔黏膜的护理,避免搔抓和摩擦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查,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对于天疱疮患者的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照顾,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