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高,脚腕处水肿是怎么回事肌肝也高还说不让吃高蛋白的食物
尿蛋白高、脚腕处水肿同时伴有肌酐升高,可能是多种肾脏疾病的表现,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饮食对于这类患者非常重要,医生不让吃高蛋白食物是因为高蛋白饮食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病情加重。
一、原因
1.肾脏疾病
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可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出现蛋白尿、水肿等症状。
糖尿病肾病:长期糖尿病可导致肾脏损害,出现蛋白尿和水肿。
其他: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等也可导致肾脏损害。
2.其他原因
心力衰竭:心脏功能不全可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出现下肢水肿。
肝硬化:肝脏疾病可导致蛋白合成减少,出现低蛋白血症,进而引起水肿。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可导致蛋白尿和水肿。
二、治疗
1.针对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血糖、血压、免疫抑制等。
对于心力衰竭、肝硬化等疾病,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2.饮食调整
限制蛋白质摄入: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蛋白质摄入量,一般为0.6~0.8g/kg/d。
低盐饮食:减少钠的摄入,避免水肿加重。
补充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保证营养摄入,提高生活质量。
3.对症治疗
利尿剂:可减轻水肿。
降压药:控制血压,减少肾脏损害。
免疫抑制剂:对于免疫介导的肾脏疾病,可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4.其他治疗
透析治疗:对于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可进行透析治疗。
肾移植: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可考虑肾移植。
三、注意事项
1.定期复查
定期检测尿常规、肾功能、血压等指标,了解病情变化。
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2.避免劳累和感染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3.慎用药物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造影剂等。
如需使用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告知医生肾脏疾病的情况。
4.饮食注意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调整,避免高蛋白、高盐饮食。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营养均衡。
5.保持良好的心态
肾脏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总之,尿蛋白高、脚腕处水肿同时伴有肌酐升高,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饮食调整也是治疗的重要环节,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复查,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