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肾病最早期症状
高血压肾病早期有多种症状:夜尿增多,因高血压致肾小管功能受损,尤其老年人肾脏生理性退变叠加高血压影响更易出现;微量白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电荷屏障受损致少量白蛋白漏出,检测需排除女性生理结构等干扰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及家族病史会增加风险;乏力,肾脏排泄代谢功能轻度异常致代谢废物蓄积,影响各器官功能,血压控制不佳及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症状,老年人更明显;腰部不适,肾内小动脉硬化致肾实质缺血、肾脏充血肿胀牵拉包膜引起,重体力劳动者及女性特殊时期需注意与其他情况鉴别。
一、夜尿增多
夜尿增多是高血压肾病较早期常见症状之一。正常人夜间排尿一般不超过2次,尿量不超过300-400ml,约为全天总尿量的1/4-1/3。当高血压导致肾脏肾小管功能受损时,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对尿液的浓缩功能减退,就会出现夜尿增多的情况。这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肾脏本身就会出现生理性退变,高血压会进一步加速这种退变,导致肾小管功能更容易受损。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肾脏血管持续处于高压状态,肾脏缺血缺氧,也会促使肾小管功能障碍,引发夜尿增多。
二、微量白蛋白尿
高血压肾病早期,肾小球滤过膜电荷屏障受损,使得血液中的少量白蛋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漏出到尿液中,形成微量白蛋白尿。一般采用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或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来检测。正常UACR<30mg/g,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30mg。若UACR在30-300mg/g或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在30-300mg,提示存在微量白蛋白尿。男性和女性在高血压肾病早期均可出现此症状,但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如尿道短,更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等,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在检测时需排除这些干扰因素。长期高盐饮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高血压对肾脏的损伤,增加微量白蛋白尿出现的风险。有高血压家族病史的人群,发生高血压肾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概率相对更高。
三、乏力
高血压肾病早期,肾脏排泄和代谢功能开始出现轻度异常,体内代谢废物如尿素氮、肌酐等不能及时完全排出体外,在体内蓄积,会影响身体各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功能,导致患者感到乏力。这种乏力症状往往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也难以完全缓解。而且高血压患者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心脏负担加重,心脏泵血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肾脏灌注不足,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乏力症状也会更明显。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患有高血压肾病时乏力症状可能更易被感知且程度相对较重。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血压波动,加重肾脏损伤,从而使乏力症状加剧。
四、腰部不适
高血压肾病早期,因肾脏内小动脉硬化,肾实质缺血,肾脏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充血、肿胀,肾脏包膜受到牵拉,引起腰部不适,多表现为腰部隐痛、胀痛,疼痛程度一般较轻,可为双侧或单侧腰部疼痛。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长期弯腰、负重的人群,本身腰部肌肉、骨骼负担重,高血压肾病引发的腰部不适可能会与腰部原有疾病症状相互混淆,需要注意鉴别。此外,女性在经期、孕期等特殊时期,身体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使腰部不适症状有所加重,需要格外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