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肾病吃什么降压药
高血压肾病患者的降压药物及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如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发挥降压及肾脏保护作用,适用于多数高血压肾病尤其伴蛋白尿者,常见药物有卡托普利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结合降压,适用于不耐受ACEI干咳副作用者,常见药物如氯沙坦等;钙通道阻滞剂(CCB)阻滞钙通道降压且对肾脏有保护,适用于各种程度患者,尤其老年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者,常见药物有硝苯地平等;利尿剂通过排钠排水降压,适用于容量负荷过重者,常见药物有氢氯噻嗪等;β受体阻滞剂抑制RAAS等降压,适用于合并冠心病等并发症者,常见药物有美托洛尔等。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用药从小剂量开始,密切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孕妇禁用ACEI和ARB,可选用甲基多巴等;肾功能严重受损者使用ACEI和ARB需谨慎,可能需调整剂量或换药;合并糖尿病可优先选ACEI或ARB,合并痛风使用利尿剂需谨慎。
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1.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舒张血管、降低血压,同时还能减少醛固酮分泌,有利于排钠排水,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此外,ACEI还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可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
2.适用情况:适用于大多数高血压肾病患者,尤其是伴有蛋白尿的患者。多项临床研究表明,ACEI能有效降低血压并减少蛋白尿,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3.常见药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
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1.作用机制:选择性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1(AT1)结合,从而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缩血管及醛固酮分泌作用,达到降压效果。同时,ARB也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与ACEI类似,可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蛋白尿。
2.适用情况:适用于不能耐受ACEI干咳副作用的高血压肾病患者,同样对伴有蛋白尿的患者肾脏保护作用显著。研究显示,ARB在降低血压和减少蛋白尿方面与ACEI疗效相近。
3.常见药物: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
三、钙通道阻滞剂(CCB)
1.作用机制:通过阻滞电压依赖L型钙通道减少细胞外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减弱兴奋收缩偶联,降低阻力血管的收缩反应性,从而降低血压。CCB还能改善肾血流量,对肾脏有一定保护作用。
2.适用情况:可用于各种程度的高血压肾病患者,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临床研究证实,CCB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对肾功能影响较小。
3.常见药物: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
四、利尿剂
1.作用机制:通过排钠排水,减少细胞外液容量及心输出量,降低血压。长期使用还可降低血管阻力。对于高血压肾病患者,利尿剂可减轻水钠潴留,有助于控制血压。
2.适用情况:适用于容量负荷过重的高血压肾病患者,如伴有水肿的患者。在肾功能不全时,袢利尿剂仍可发挥较好的利尿作用。
3.常见药物: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呋塞米等。
五、β受体阻滞剂
1.作用机制:通过抑制中枢和周围RAAS,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发挥降压作用。对于高血压肾病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控制病情。
2.适用情况:适用于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快速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高血压肾病患者。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在这些情况下可改善患者预后。
3.常见药物: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等。
六、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多存在动脉硬化,血压调节能力下降,使用降压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避免血压降得过快过低,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同时,老年人肾功能可能已有不同程度减退,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变化,如使用利尿剂时易出现低钾血症等。
2.孕妇:ACEI和ARB类药物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可选择甲基多巴、拉贝洛尔等相对安全的药物。孕期血压控制目标需个体化,既要保证孕妇和胎儿的足够供血,又要避免血压过高带来的风险。
3.肾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对于肾功能严重受损的高血压肾病患者,部分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会受到影响,如ACEI和ARB在严重肾功能不全时使用需谨慎,可能导致血钾升高和肾功能进一步恶化。此时,可能需要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降压药物,如使用CCB等相对不受肾功能影响的药物。同时,要密切监测肾功能、血钾等指标。
4.有其他并发症患者:若患者同时合并糖尿病,ACEI或ARB可能对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肾脏保护作用,可优先考虑。但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血糖变化,因为某些β受体阻滞剂可能影响血糖代谢。若合并痛风,使用利尿剂时需谨慎,因其可能影响尿酸排泄,导致血尿酸升高,加重痛风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