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性葡萄胎多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分娩以后,多发生于生育期妇女,也可发生在绝经后,主要症状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可伴有发热、贫血、子宫增大等,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手术治疗等。
Ⅰ期:病变局限于子宫,为葡萄胎清宫术后6个月内。
转移灶:多数发生于子宫局部,清宫术后1年内。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清宫术后1年以上,甚至数年后,发生阴道转移症状时,始被发现。
Ⅱ期:病变已侵犯子宫肌层为主,多伴有远处转移。
转移灶:阴道、肺、脑等部位。
临床表现:不规则阴道流血为最常见的症状,出血量多少不定。
Ⅲ期:病变侵犯子宫外远处器官,以肺转移最多见。
转移灶:肺、阴道、脑等部位。
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分娩后3年以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多少不定。
此外,少数患者可因子宫原发灶破坏严重或并发感染,而导致发热,甚至高热寒战。对于侵蚀性葡萄胎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血β-HCG+B型超声检查,必要时辅以CT、磁共振成像(MRI)等协助诊断。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手术治疗等。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主要用于化疗耐药、耐药或复发的患者。对于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等情况的患者,可考虑子宫切除术。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洁性生活。同时,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