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要做哪些检查
当怀疑患有药物性肝损伤时,通常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血液学检查、肝脏影像学检查和肝活检等,以明确诊断。
1.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肝脏区域的触诊、听诊等,以评估肝脏的大小、质地和有无压痛等。
2.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等酶学指标的检测。这些指标的升高提示肝功能受损。
胆红素测定: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有助于判断黄疸的类型和程度。
凝血功能检查:评估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如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
其他检查:还可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总胆汁酸、胆碱酯酶等指标的检测。
3.血液学检查:血常规、自身抗体检测等有助于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肝损伤。
4.肝脏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结构,有无脂肪肝、肝硬化等病变。
CT或MRI检查:提供更详细的肝脏结构信息,有助于发现肝脏的占位性病变或其他异常。
5.肝活检:是诊断药物性肝损伤的金标准。通过在肝脏上取一小部分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肝损伤的类型和程度,确定病因。
此外,医生还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既往病史、生活方式等,以帮助判断肝损伤是否与药物有关。对于儿童患者,检查方法和药物选择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特别关注。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相关因素。如果怀疑药物性肝损伤,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同时,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保健品,以避免漏诊或误诊。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休息、避免饮酒和使用其他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随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