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主要症状为呕血和(或)黑粪,严重者可出现头晕、乏力、休克等症状。诊断方法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X线钡剂造影及选择性动脉造影等。
1.症状:
呕血和(或)黑粪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伴有呕血,幽门以下者常仅表现为黑粪。但出血量少而速度慢的幽门以上病变可仅见黑粪,而出血量大、速度快的幽门以下病变可因血液反流入胃,引起呕血。
患者可出现头晕、乏力、心悸、恶心、口渴、黑矇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2.体征:
患者可出现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休克表现。
腹部检查可发现肠鸣音亢进。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下降。
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其他检查:如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等,可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
4.内镜检查:
是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首选方法。
可直观地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的黏膜情况,发现出血灶和病变,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5.X线钡剂造影:
对出血灶的检出不如内镜检查敏感,一般用于内镜检查禁忌或不愿进行内镜检查者。
6.其他检查:
选择性动脉造影:对内镜检查未能发现病因者,可考虑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有助于发现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出血灶。
放射性核素扫描:有助于检测活动性出血。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内镜检查等结果。同时,对于老年患者、有心血管疾病史、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较高,应特别注意。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时,应根据出血量的大小、患者的一般情况等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禁食、补液、止血、输血等。严重的上消化道出血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总之,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判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有疑问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