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由胆道梗阻和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胆道感染疾病,可发生于胆道梗阻的任何部位,其病因包括胆道梗阻和细菌感染,主要症状有腹痛、寒战高热、黄疸、恶心呕吐、感染中毒症状等,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方法包括积极治疗胆道疾病、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等,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儿童需注意。
1.病因:
胆道梗阻:胆管结石、胆道蛔虫、胆道狭窄等原因导致胆道梗阻,胆汁淤积,细菌繁殖,引发感染。
细菌感染:肠道内的细菌通过胆道逆行感染,或通过血液循环、淋巴系统等途径感染胆道。
2.症状:
腹痛:右上腹剧烈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
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呈弛张热型。
黄疸:皮肤、巩膜黄染。
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感染中毒症状:如烦躁不安、意识模糊、血压下降等。
3.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肝功能:胆红素、转氨酶升高。
腹部超声:可发现胆道扩张、胆管内有结石等。
其他检查:如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可进一步明确胆道梗阻的部位和原因。
4.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抗感染等。
手术治疗:目的是解除胆道梗阻,引流胆汁,控制感染。手术方法包括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等。
5.预防:
积极治疗胆道疾病:如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等,避免胆道梗阻的发生。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勤洗手,避免肠道感染。
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不喝生水。
6.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感染的抵抗力较弱,因此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延误治疗。老年人在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孕妇:孕妇在发生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时,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因为一些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在治疗过程中,应告知医生怀孕情况,以便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儿童:儿童发生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也需要引起重视。儿童在出现腹痛、黄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延误。
总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积极治疗胆道疾病,预防感染的发生。如果出现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