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怎么样治疗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治疗包括多个方面。一般治疗上,患者要保证休息、忌碘,给予高热量等饮食,精神紧张者可用镇静剂。药物治疗有抗甲状腺药物抑制激素合成,疗程长且有不良反应,还有β受体阻滞剂缓解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手术治疗适用于中重度等甲亢患者,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但有损伤喉返神经等风险。放射性碘治疗利用β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适用于特定人群,可能致甲减。特殊人群方面,儿童和青少年不首选放射性碘与手术,药物治疗需密切监测;妊娠妇女用丙硫氧嘧啶,密切监测甲功;老年人治疗要综合评估,警惕并发症。
一、一般治疗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基础代谢率增高,能量消耗增多,应保证休息,避免劳累。饮食方面,需忌碘饮食,因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减少碘摄入可减少甲状腺激素合成。同时,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补充机体代谢亢进消耗的能量。对于精神紧张、焦虑失眠的患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改善症状。
二、药物治疗
1.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此类药物通过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从而阻碍甲状腺激素合成。适用于病情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以及儿童、青少年、妊娠妇女等不宜手术者。但药物治疗疗程较长,一般需1.52年,且有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皮疹等不良反应。
2.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可阻断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兴奋作用,缓解心悸、多汗、震颤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还可减少外周组织T4向T3转化。常用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初期,以及手术前准备。
三、手术治疗
1.适用人群:中、重度甲亢,长期服药无效或停药复发,甲状腺肿大显著有压迫症状,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等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一般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切除大部分甲状腺组织,以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但手术有一定风险,如损伤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损伤甲状旁腺导致低钙血症等。
四、放射性碘治疗
1.原理:利用放射性碘发射的β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细胞,减少甲状腺激素合成与释放。
2.适用人群:适用于成人Graves甲亢伴甲状腺肿大Ⅱ度以上、对ATD过敏、ATD治疗缓解后复发、手术治疗后复发或不愿手术者。但妊娠和哺乳期妇女、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活动性肺结核等患者禁用。放射性碘治疗后可能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需长期补充甲状腺激素治疗。
五、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和青少年:该人群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治疗时需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及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因为抗甲状腺药物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及导致血液系统、肝脏不良反应。一般不首选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因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及周围组织器官发育。
2.妊娠妇女:孕期甲亢若不控制,易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等不良妊娠结局。药物治疗时应选用丙硫氧嘧啶,因甲巯咪唑可能导致胎儿皮肤发育不全、气管食管瘘等畸形。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维持母体甲状腺功能在轻度甲亢或甲状腺功能正常上限水平,以保证胎儿正常发育。
3.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甲亢可能加重原有心血管疾病,使病情恶化。治疗时需综合评估身体状况,选择合适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时要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因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若选择放射性碘治疗,需警惕放射性碘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黏液性水肿昏迷等严重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