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桡骨小头半脱位是5岁以下儿童常见肘部损伤,多因前臂被牵拉所致,表现为肘部疼痛、活动受限,治疗主要采用手法复位,复位后需固定1~2周,预防方法包括避免过度牵拉上肢、穿宽松衣物等。
一、病因
儿童桡骨小头半脱位多由于前臂被牵拉所致。常见的原因包括:
1.幼儿期桡骨头发育尚不完全,颈部环状韧带薄弱。
2.当提拉上肢、牵拉手腕时,桡骨头容易从环状韧带中脱出,发生半脱位。
二、临床表现
1.患儿诉肘部疼痛,不肯用该手取物和活动肘部,拒绝他人触摸。
2.检查时可发现患儿肘部半屈曲、前臂中度旋前、旋后受限,桡骨头处压痛。
三、诊断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和体征,一般可以明确诊断。X线检查通常用于排除其他骨折或脱位。
四、治疗
1.手法复位:是治疗儿童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常用方法。复位时,医生会握住患儿的前臂,使肘部旋前,然后缓慢牵拉前臂,同时将拇指推顶桡骨头,使其复位。复位后,肘部疼痛和活动受限会立即消失。
2.固定:复位后,通常需要用三角巾将患儿的肘部固定于屈肘90°位1~2周,以避免再次脱位。
五、预防
1.避免过度牵拉儿童的上肢,尤其是在玩耍时。
2.给儿童穿宽松的衣物,避免袖口过紧。
3.教育儿童不要用手去牵拉其他物体,以免受伤。
六、注意事项
1.手法复位应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避免自行复位导致损伤加重。
2.复位后要注意观察患儿的肘部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3.固定期间要注意保持患儿的肘部伸直,避免弯曲。
4.去除固定后,要逐渐开始进行肘部的功能锻炼,但要避免过度活动。
总之,儿童桡骨小头半脱位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但需要及时就医和正确治疗。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儿童的上肢,避免受伤。如果发现儿童肘部疼痛或活动受限,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