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1
9352次浏览
桡骨小头半脱位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多发生于上肢被提拉后。那么,引起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原因有哪些呢?
1.桡骨小头未发育好
5岁以下的儿童,桡骨头还没有发育好,头和颈的直径几乎相等,环状韧带相对松弛。当提拉上肢时,桡骨头被牵拉向上,而环状韧带则包绕在桡骨头的头部,从而导致脱位。
2.提携角较大
儿童的桡骨头发育尚未成熟,颈部较细,而尺桡骨下端又较宽,因此提携角较大,导致前臂和上臂的力臂延长,增加了桡骨头从环状韧带脱出的风险。
3.环状韧带薄弱
环状韧带是维持桡骨头在正常位置的重要结构,但在儿童时期,环状韧带较为薄弱,无法有效固定桡骨头,容易导致脱位。
4.桡侧副韧带薄弱
桡侧副韧带对维持桡骨头的稳定性也起着重要作用,儿童的桡侧副韧带相对薄弱,容易在牵拉上肢时受损,从而增加脱位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桡骨小头半脱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肘部损伤,如果怀疑有桡骨小头半脱位,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治疗通常采用手法复位,复位后需要注意休息和保护患肢,避免再次受伤。
对于家长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正确地提拉儿童上肢,避免过度用力或突然提拉,以减少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发生。同时,如果发现儿童肘部有疼痛、肿胀或活动受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