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是一种累及肾脏的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好发于生育年龄女性,临床表现多样,如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检查包括尿液检查、血液检查、自身抗体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肾活检,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症治疗和替代治疗等,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预防措施包括避免紫外线照射、感染、肾毒性药物,定期体检等。
1.症状
蛋白尿:是SLETN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可表现为轻至中度的蛋白尿,也可出现大量蛋白尿。
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
管型尿:可出现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或颗粒管型。
水肿:可出现轻至中度的水肿,常以下肢水肿较为明显。
高血压:部分患者可出现高血压。
肾功能损害:病情进展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
2.检查
尿液检查: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
血液检查:可出现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升高、补体降低等。
自身抗体检查:可出现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等阳性。
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可发现肾脏大小、结构等异常。
3.诊断
临床表现:有发热、关节痛、皮疹、脱发、口腔溃疡等SLE症状,同时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肾脏损害表现。
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等自身抗体阳性,补体降低,尿液检查有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
肾活检: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4.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可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等,可抑制免疫反应,减少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从而减轻肾脏损害。
对症治疗:如出现高血压、水肿等,可给予降压、利尿等治疗。
替代治疗:如出现肾功能衰竭,可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等替代治疗。
5.预后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等。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患者应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预防
避免紫外线照射,注意皮肤护理。
避免感染,注意个人卫生。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SLE。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
综上所述,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早期诊断和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