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射精症的检查
不射精症的诊断检查及特殊人群提示如下:诊断需进行病史采集,了解个人生活、性生活、职业及既往疾病、手术史、家族史;体格检查包括全身及生殖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有精液分析、性激素、血糖血脂、尿液检测;特殊检查有超声、神经电生理、输精管造影等。特殊人群方面,年轻患者多因心理因素致不射精,应保持良好心态、学习性知识、健康生活;老年患者因慢性病及药物影响,需积极治疗基础病、遵医嘱用药;有生育需求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伴侣给予支持。
一、病史采集
1.个人史: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包括是否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吸烟、酗酒等,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进而与不射精症相关。询问职业情况,如是否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可能损害生殖系统。此外,详细询问性生活史,包括首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数量、性交频率、是否有手淫习惯及频率等,以评估性经验及习惯对射精功能的影响。
2.既往史:询问是否曾患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可引起神经病变,影响射精功能;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等,可能干扰神经传导导致不射精。了解有无生殖系统疾病史,如附睾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炎症可能导致射精管梗阻。还要关注是否有手术史,尤其是盆腔、脊柱、尿道等部位手术,可能损伤神经或生殖管道,引发不射精症。
3.家族史:排查家族中有无类似射精功能障碍疾病,某些遗传性疾病可能影响生殖系统发育及功能,虽不射精症遗传性因素相对较少,但排查有助于全面了解病因。
二、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检查身高、体重、体型,评估营养状况,肥胖或营养不良可能影响激素水平,间接影响射精功能。测量血压、心率,了解心血管系统基本情况,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及其治疗药物可能对性功能产生影响。检查第二性征发育情况,如胡须、喉结、乳房发育等,可反映雄激素水平及内分泌功能。
2.生殖系统检查:观察阴茎发育情况,有无阴茎畸形、包茎、包皮过长等,这些情况可能影响性交过程及射精。触诊睾丸大小、质地,睾丸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可能导致雄激素分泌不足,影响射精。检查附睾、输精管是否有结节、增粗、缺如等,输精管梗阻是不射精症的常见原因之一。还需进行前列腺及精囊检查,通过直肠指诊评估前列腺大小、质地、有无压痛,精囊有无肿大、压痛等,前列腺及精囊炎可能影响射精。
三、实验室检查
1.精液分析:多次进行精液分析,以确定是否真的无精液射出。正常精液量每次约26ml,若多次检查无精液射出,结合其他检查可进一步诊断不射精症。同时检测精液的颜色、酸碱度、液化时间等指标,精液颜色异常、酸碱度失衡或液化异常,可能提示生殖系统存在炎症或其他病变,与不射精症病因相关。
2.性激素检测:测定睾酮、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泌乳素(PRL)等激素水平。睾酮水平低下可导致性欲减退及射精功能障碍;LH、FSH异常可能反映睾丸功能异常或下丘脑垂体轴功能紊乱;PRL升高可能抑制性腺功能,影响射精。
3.血糖、血脂检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佳,易并发神经病变,影响射精反射;高血脂可能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导致生殖器官血液循环障碍,间接影响射精,因此检测血糖、血脂有助于排查相关病因。
4.尿液检查:查看尿液中是否有白细胞、红细胞、细菌等,泌尿系统感染可能蔓延至生殖系统,引起附睾炎、前列腺炎等,进而导致不射精症。
四、特殊检查
1.超声检查:经直肠超声可清晰显示前列腺、精囊、射精管等结构,观察有无精囊发育不全、射精管梗阻、前列腺囊肿等病变。阴囊超声可检查睾丸、附睾的结构及血流情况,判断有无睾丸微石症、附睾炎等疾病,这些病变都可能与不射精症有关。
2.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阴茎背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球海绵体反射潜伏期(BCR)测定等,可评估神经系统功能,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损伤或传导障碍,明确不射精症是否由神经因素引起。
3.输精管造影:若怀疑输精管梗阻,可进行输精管造影检查,明确梗阻部位及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但该检查为有创操作,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年轻患者:部分年轻患者可能因性知识缺乏、精神紧张等心理因素导致不射精。建议保持良好心态,学习正确性知识,避免因焦虑、紧张加重症状。同时,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避免过度手淫。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疾病及其治疗药物可能影响射精功能。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严格遵医嘱用药,若出现不射精症状,及时告知医生,评估是否需调整治疗方案。
3.有生育需求患者:不射精症不仅影响性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不育。此类患者应积极配合检查及治疗,治疗过程中遵循医生建议,如调整生活方式、合理用药等,以提高生育几率。同时,伴侣也应给予理解和支持,共同面对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