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和剖宫产的区别
剖腹产和剖宫产本质无区别,“剖宫产”是医学规范术语,“剖腹产”为通俗说法,是经手术切开腹壁和子宫取出胎儿的分娩方式。其手术过程是先切腹壁再切子宫,娩出胎儿及附属物后缝合;适用情况包括产妇骨盆问题、严重并发症、产程停滞,胎儿过大、胎位异常、窘迫等。存在术中出血、脏器损伤,术后感染、肠梗阻、血栓形成、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等风险。特殊人群中,高龄产妇风险高、恢复慢,要监测基础指标并适当活动;多次剖宫产史产妇严重并发症风险高,孕期需加强产检,术后密切观察;合并基础疾病产妇手术影响病情,术前要会诊调整方案,术后加强监测管理。
一、剖腹产与剖宫产本质无区别
剖腹产和剖宫产实际上指的是同一种分娩方式,只是叫法不同。“剖宫产”是医学上的规范术语,而“剖腹产”是一种通俗的说法。这种分娩方式是通过手术切开母亲的腹壁和子宫,将胎儿取出。
二、剖宫产的相关知识
1.手术过程:首先切开母亲的腹壁,一般采取耻骨联合上横切口或下腹正中纵切口。然后切开子宫,常见有子宫下段横切口、子宫体部纵切口等。娩出胎儿及其附属物如胎盘、胎膜后,依次缝合子宫和腹壁各层组织。
2.适用情况
产妇因素:骨盆狭窄或畸形,使胎儿无法通过产道;患有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如子痫前期、心脏病等,无法耐受阴道分娩;多次剖宫产史,子宫存在手术瘢痕,再次阴道分娩有子宫破裂风险;产程停滞,如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延长等经处理无好转。
胎儿因素:胎儿过大,预估体重超过4000克,通过产道困难;胎位异常,如横位、臀位等不利于顺产;胎儿窘迫,如胎心监护异常提示胎儿缺氧,短时间内不能经阴道分娩。
3.风险与并发症
术中风险: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子宫血管或周围脏器导致出血;周围脏器损伤,如膀胱、输尿管、肠道等,尤其既往有盆腹腔手术史者风险增加。
术后并发症: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肠梗阻,术后肠粘连可能导致肠梗阻;血栓形成,术后产妇活动减少,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严重时可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可能出现晚期产后出血、子宫憩室等,影响再次妊娠。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高龄产妇:高龄产妇剖宫产手术风险相对更高,术后恢复可能较慢。术后应密切监测血压、血糖等基础指标,因为高龄产妇患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概率增加。同时,鼓励尽早进行适量活动,预防血栓形成,但活动量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2.多次剖宫产史产妇:再次剖宫产时,发生子宫破裂、胎盘植入等严重并发症风险显著升高。孕期需加强产检,通过超声等检查评估子宫瘢痕情况及胎盘位置。术后更要密切观察阴道出血及腹痛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合并基础疾病产妇:如合并心脏病、糖尿病等,剖宫产手术会增加心脏负担、影响血糖控制。术前应与相关科室会诊,调整基础疾病治疗方案,使病情稳定。术后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监测与管理,控制血糖、血压在合理范围,促进伤口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