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最常见的症状是抽搐,多发生于婴儿期,还可能伴有喉痉挛、面神经征、腓反射、陶瑟征阳性等症状。
抽搐是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最常见的症状,多发生于婴儿期。患儿可突然出现四肢抽动、双手握拳、两眼上翻、面肌颤动、口角抽动,甚至四肢抽动、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等。发作时间可数秒至数分钟,发作停止后意识恢复,精神萎靡而入睡,醒后活泼如常。
此外,在抽搐发作时,患儿还可能伴有喉痉挛,表现为喉部肌肉痉挛,呼吸困难,甚至窒息。部分患儿还会出现面神经征、腓反射、陶瑟征阳性。
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在新生儿和小婴儿中较为常见,特别是在冬末春初,以及早产儿、人工喂养儿、生长发育较快的婴儿更容易发生。母亲在怀孕期间如果有维生素D缺乏、钙摄入不足或胎儿早产、双胎等情况,也会增加婴儿患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风险。
对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治疗,主要是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同时,要注意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避免舌咬伤。如果患儿出现喉痉挛,应立即将患儿头后仰,托起下颌,给予吸氧,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给婴儿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多带婴儿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同时,要注意婴儿的饮食均衡,避免维生素D和钙的缺乏。如果发现婴儿有抽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