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腰椎骨质增生和颈椎骨质增生
腰椎骨质增生和颈椎骨质增生是两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分别是腰椎和颈椎的自然老化和代偿性反应,主要症状为疼痛、僵硬、无力、放射性疼痛、麻木、头晕等,病因包括年龄增长、劳损、外伤、姿势不当、椎间盘退变等,检查方法包括X线、CT、MRI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方法包括保持良好姿势、加强颈部肌肉锻炼、注意保暖、避免外伤和控制体重等。
1.定义:
腰椎骨质增生:是指腰椎椎体边缘或关节边缘、关节面及骨突处骨小梁增多和骨密度增高,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也是人体的一种代偿性反应。
颈椎骨质增生: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椎体边缘或关节突关节发生骨质增生,而导致颈脊髓、神经根、椎动脉受压,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2.症状:
腰椎骨质增生:大多数患者无症状,仅在体检或因其他原因拍摄X线片时发现。少数患者会出现腰部疼痛、僵硬、无力,以及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颈椎骨质增生: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四肢无力、行走困难、大小便失禁等。
3.病因:
腰椎骨质增生:年龄增长、长期劳损、外伤、姿势不当、腰椎间盘退变等。
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慢性劳损、外伤、颈椎先天性椎管狭窄等。
4.检查:
腰椎骨质增生:X线片、CT、磁共振成像(MRI)等。
颈椎骨质增生:X线片、CT、磁共振成像(MRI)、椎动脉造影、颈椎CT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
5.治疗:
腰椎骨质增生: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弯腰、久坐、久站,适当进行腰部肌肉锻炼。
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牵引、针灸等。
药物治疗:疼痛明显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肌肉松弛剂等。
手术治疗:如果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
颈椎骨质增生:
一般治疗:同腰椎骨质增生。
物理治疗:可选用的有直流电离子导入、超短波、超声波、紫外线等。
药物治疗:同腰椎骨质增生。
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脊髓受压症状者。
6.预防:
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仰头或伏案工作。
加强颈部肌肉锻炼,可做颈部保健操。
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受寒。
避免颈部外伤。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总之,腰椎骨质增生和颈椎骨质增生是两种常见的骨骼疾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无需特殊治疗。如果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应注意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姿势,避免颈部受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