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其次是血行播散和邻近器官结核的波及。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期间需注意休息和隔离。
1.消化道传播:这是肠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患者吞下含结核分枝杆菌的痰液,可引起肠结核。常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吸入带菌飞沫,或饮用带菌牛奶或乳制品,或食入污染的食物可引起原发性肠结核。
2.血行播散: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至肠道,引起肠结核。多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如肺结核、骨关节结核等。
3.邻近器官结核的波及:结核分枝杆菌可直接蔓延至肠道,引起肠结核。如与肠结核患者有直接接触,或共用便器等,可导致结核菌直接感染肠道,引起肠结核。
对于肠结核的治疗,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且疗程较长。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治疗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肠梗阻、肠穿孔等。
需要注意的是,肠结核的治疗需要个体化,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劳累和感染。此外,肠结核具有传染性,患者需要注意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